台灣人愛吃鍋已經是家常便飯,從夜市的小火鍋到高檔的火鍋店皆各有所好,但要持續吸引客人就還真的需要有真材實料,令人喜愛才有可能吸引客群回流,畢竟民以食為天,好吃才是王道。
小弟也是愛吃鍋一族,近年則以清淡湯頭為主,但家人有人愛吃麻辣鍋,喜歡那種入口酥麻的快感,所以只好捨命陪君子去嘗試知名的鼎王麻辣鍋。
起源於台中忠孝夜市的鼎王麻辣鍋以其獨特的麻辣湯頭吸引饕客,採用牛油、蔬果與中藥類辛香料熬煮。
台灣人愛吃鍋已經是家常便飯,從夜市的小火鍋到高檔的火鍋店皆各有所好,但要持續吸引客人就還真的需要有真材實料,令人喜愛才有可能吸引客群回流,畢竟民以食為天,好吃才是王道。
小弟也是愛吃鍋一族,近年則以清淡湯頭為主,但家人有人愛吃麻辣鍋,喜歡那種入口酥麻的快感,所以只好捨命陪君子去嘗試知名的鼎王麻辣鍋。
起源於台中忠孝夜市的鼎王麻辣鍋以其獨特的麻辣湯頭吸引饕客,採用牛油、蔬果與中藥類辛香料熬煮。
雖說台灣離香港不遠,但要吃個港點還得出國也是麻煩,且港式茶點餐廳在台灣一直有不少朋友喜歡。近年來,不少香港知名港點餐廳也陸續進入台灣市場如添好運等,讓台灣的朋友不用千里迢迢的遠赴香港。在香港擁有5家店,上海3家,主打新派創意的點點心,在香港不輸米其林餐廳添好運的知名度,在棒棒堂男孩阿緯的爭取代理下引進台灣。
台灣人喜好鍋物大概是世界之最,冷冷的冬日來上一鍋暖心頭,就算是炎熱的夏日也要冷氣全開吃火鍋,根據新聞報導,每年火鍋商機上看300億,就知道台灣人有多愛了。
台灣火鍋品牌眾多,從早期99元小火鍋(現在大多漲價,要找到99元不易),到高檔食材的高價火鍋品牌,湯頭也從較清淡的昆布湯頭到濃郁的麻辣中藥湯頭等眾多選擇,加上眾多火鍋配料自由搭配選擇,讓吃火鍋宛如一場Party 般熱鬧。
隨著中部科學園區發展日漸蓬勃,中科附近的商圈也漸漸成形,不少餐廳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搶食這塊大餅。位於商圈裡的M2(米平方)廣場,是一個不少知名餐廳進駐的廣場,入口處大大的M2很是醒目。
這次來拜訪赤沐TAIKO 和洋爐端燒,這餐廳的價格不低,平常小弟來拜訪的機會不高,借聚餐之名不用自己花費就來探訪一下。
近年來,國人國外旅遊興盛,台灣周遭國家如日本、韓國等,因地理位置接近,不需長途飛行,因此頗受歡迎,相對的也引進了不少周遭國家的飲食進入台灣。從日本的壽司、拉麵、丼飯,韓國的韓式炸雞、石鍋拌飯等,都能引起台灣民眾的喜歡,有些名店初期甚至得大排長龍才能一飽宿願。
除了國外已經成名的名店外,不少台灣朋友遠赴國外學習後再返台開設餐廳分享所學,不管是哪一種,讓原本已是美食戰國的台灣更是選擇障礙大爆發熱鬧萬分。
拉麵一直是台灣頗受歡迎的日式美食,不論是排隊名店一蘭或是台灣自改(配合台灣民眾口味)拉麵,只要好吃往往可以吸引不少饕客拜訪。
算一算這是二訪,只是為了一嚐那道令人念茲在茲的豬肝。位於科博館附近的我稱之為眷村麵的店家,高掛的布幕很難讓經過的人忽略,初訪時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嚐嚐,雖不到一試成主顧那麼誇張,但也念念不忘那種好味道。
常見的菜單加上許多自選的滷味與小菜,用餐時間常常是客人滿滿的。充滿大時代軍人世家的裝潢,想必是店主的滿滿回憶。
台灣這些年來以Café 為名的餐廳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每一間都得有吸引客人的點才有可能長期經營下去。這一次到訪的是位於廣三SOGO一樓的新開的Campus Café。
因為在美國待過一段時間,所以看到 Campus(校園) 就已經有點好奇,當然Campus Café 勢必是走美式風格的一家餐廳。
雖位於一樓角落一隅,但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要不被看見也難。走進餐廳,光候客沙發區就以讓人覺得不錯了。因臨時無訂位,被安排到可能與其他客人併桌的長條桌區,這倒也無妨。
台灣人愛吃火鍋,可以吃到世界第一,不論是冬天時來上一鍋暖暖身子,就算是炎炎夏日,也愛躲在冷氣房裡吃火鍋。而台灣火鍋的選擇變化之多也讓人讚嘆,小到百元起跳的臭臭鍋到精緻高檔的養生鍋等,選擇眾多。
源自於大陸蒙古的藥膳養生鍋的小蒙牛,小弟在美國時就曾經見到過,只是在美國吃火鍋的風氣可沒那麼盛。朋友約吃飯也很少有人會約吃火鍋。所以這也是小蒙牛在台展店以來第一次拜訪,而且是屬於吃到飽的火鍋,頗新鮮啊!
台灣美食算是舉世知名,近日國際頗負盛名的米其林也公告了台北紅色米其林指南,更是把台灣美食推上了世界的一個境界。想必未來不少國外遊客會衝著米其林指南推薦的餐廳或店家而來吧!
可惜的是目前只有台北米其林指南,其他縣市也只能望“星”興嘆了,不過沒關係,就算不是米其林指南推薦的餐廳,台灣還有很多知名或隱藏在巷弄中的美食,可以讓人大飽口福。
依12個月時令推出不同菜色,並用土砂鍋熬煮,把食材的原味都保留在粥品裡。搭配上茶點、主廚創意料理,創造出清爽的用餐感受。目前在台中僅創始店與日曜分店兩家。
一直以來,小弟並不太喜歡嘗試那種吃到飽的餐飲,一來胃容量小吃不了甚麼加上又愛吃炒飯、薯條等一定被罵的便宜平民食物,重要的是小弟不太吃海鮮類,因此吃到飽餐廳其實算消費很高的選擇!
但在群體生活的世界裡,總還是會有機會嘗試吃到飽餐廳,這次來到了台中著名的新社大坑地區,這裡以香菇與登山步道吸引不少市民與遊客來訪。我們則是來清新溫泉飯店嘗試吃到飽的下午茶。
源自於日本東京的天丼 – 金子半之助,創辦人讓這原本只能在年節才能吃到的庶民料理平價化,讓許多民眾都能吃到這美味食物。
誠如前篇所言,天丼就是利用大量炸物覆蓋在淋有醬汁的白飯上的一種美食,而金子半之助的天丼即是這類天丼,金黃色滿滿的炸物有種澎派的視覺饗宴。
前一陣子日本著名的一蘭拉麵正式來台,引發不少新聞跟排隊潮。台灣依職以來對日本商品與飲食的接受度挺高。許多日本著名店家來台展店,往往能夠引發排隊風潮。當然有很多也會針對台灣民眾的習性而略為調整內容,以求能符合在地風情或口味。
福岡「博多拉麵」、北海道「札幌拉麵」、福島「喜多方拉麵」並稱日本三大拉麵。一風堂屬於「博多拉麵」,主要是以「濃厚豚骨湯底 + 極細麵 + 替玉 ( 加麵 )」為其特色。
CNN列出台灣「無人能及」的10件事
1.遍布全台的夜市
2.種類繁多的主題餐廳
3.擁有許多熱點的免費WiFi
4.故宮內超過65萬件珍藏的中國骨董
5.擁有超過400名動畫師,並能在90分鐘內,以動畫呈現新聞的壹傳媒動畫公司(NMA)
台灣最早的偶像劇,應該算是F4崛起的『流星花園』吧!因為是改編日本漫畫,所以很多拍攝手法都有類似日劇的模式。當然,在那個年代,日本偶像劇的大手筆與華麗場景,絕對是當時台灣偶像據望塵莫及的ㄚ。
儘管時空來到今日,台灣偶像劇的投資還是無法如日本偶像劇般的大手筆,但也逐漸走出台灣的風格。許多搭配城市行銷(如痞子英雄之於高雄)或掀起許多話題的偶像劇(如敗犬女王、我可能不會愛妳等探討都會清熟女的感情、犀利人妻探討小三的話題等),其劇中的場景往往也是粉絲們喜歡到訪的地方。
不知怎地,有好一陣子約吃飯的餐廳都好雷同。
A問:『今晚有聚餐要不要跟?』
『喔!好啊!吃些什麼的?』回道
『吃義式料理餐廳』A說道
台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紛擾的政治、擁擠的城市,卻也有熱情的人們、眼花撩亂的美食小吃。一直以來,台灣選擇眾多、各色各樣的飲食,是吸引觀光客的主要吸引力之一。不論是異國美食、路邊小吃、創新美食,都是令人食指大動、口水流不停的。
小弟還挺喜歡看看日劇、日本台之類的節目,常常會有類似家庭餐廳的劇情存在。
『網路的世界所帶來的威力,真的令人難以想像』
過去的幾個月裡,不知道從這家店所在的巷口經過了好幾遍,也知道有這麼一家店的存在,或許是因為台灣美食實在太多,就是沒有特別想嘗試的感覺。
一日在網路上搜尋假日趴趴走的資訊時,被旅遊新聞的標題所吸引,畢竟難得有一家店是小弟知道地點的,進入瀏覽了一下後,就決定周末的午餐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