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台北市的行政區之一,其中的新北投一帶,慢活悠閒的氛圍,未列台灣十大觀光小城。
因位於大屯山下而大屯山又是座活火山,因此早期就有盛產硫磺的紀錄,也是台灣的溫泉鄉。
或許是日治時期溫泉鄉那卡西的影響深遠,小弟每每來此,總有種世外桃源之感,相對於繁忙的都心生活。
北投,台北市的行政區之一,其中的新北投一帶,慢活悠閒的氛圍,未列台灣十大觀光小城。
因位於大屯山下而大屯山又是座活火山,因此早期就有盛產硫磺的紀錄,也是台灣的溫泉鄉。
或許是日治時期溫泉鄉那卡西的影響深遠,小弟每每來此,總有種世外桃源之感,相對於繁忙的都心生活。
入住圓山飯店,除了體會台灣第一間五星級飯店與氣派大氣的內部裝潢外,許多圓山飯店裡的秘密隨著時間流逝,也逐漸公開在世人面前。
圓山大飯店共有東、西兩條密道,西密道盡頭的門外是「劍潭公園」,東密道出口是「祕境花園」,通往孔二小姐故居。當初密道的設計緣由,其實是一個避難地道,因飯店建立當時政局緊張且賓客多為友邦元首及政要,如遭遇緊急突發狀況時,能迅速安全地讓賓客離開飯店,故召集了建築師與曾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碉堡建造的工程師,設計建造了這兩條由鋼筋、水泥與白洋灰混合構成的密道。
這次我們入住圓山飯店時就以優惠價加購(NT$ 11元/人,原價250元/人)了西密道導覽之旅。該導覽需先預約並在預約時間前先到大廳報到,報到後會分配給飯店聘用之導覽老師。
走過一甲子,創立於1952年圓山大飯店,所在地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台灣神社所在,因蔣夫人宋美齡女士來台後感嘆台灣無高級酒店可以接待外賓因而創建,是為台灣第一家五星級飯店。
其位於圓山之腰(也有說是在劍潭山),前臨基隆河、後倚陽明山、東望松山、西眺淡水,環顧四周,風景絕佳。中國古典峰十四層宮殿式建築,紅柱金瓦、氣勢輝宏,是搭乘捷運紅線遠遠的望見富麗堂皇的圓山大飯店,亦是台北知名地標之一。
接待過超過2000位元首、政要、名人等外賓,圓山亦見證了包括1979年中美斷交的斡旋談判、國事會議、民主進步黨與親民黨的成立等歷史時刻。
火車喀拉喀拉的走著,隨著搖晃的車體,看向窗外的風景由繁華似錦漸漸轉入青山晴空,這終點站為基隆的區間車,還是在台北站員熱心的提醒下才不至於坐到走向北迴路線的火車。
許久不曾再訪雨都基隆,為了那心曠神怡的自然風景,再次風塵僕僕地來到基隆。火車靠站後,印入眼簾的是停靠在港口碩大的郵輪,要不適新冠肺炎的影響,想必郵輪港口會更是熱鬧。沿路探問著開往和平島的公車,找了好一會兒,一行人蹦上了車,公車在基隆這城市中的馬路與蜿蜒巷弄間奔馳著。
熱心的在地大叔一直提醒著我們要在他下車後的第幾站下車,就是和平島,雖然聽得懵懂但感受到在地人的熱心,司機也知道我們要在和平島下車,倒是不太擔心!
紅毛城旁的真理大學,前身是傳教士馬偕博士創建的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因此不少與馬偕博士相關的景點在淡水一帶羅佈著,小弟勢必有點興趣,可惜此趟志不在此,因此只能留待下回再訪。
淡水出海口一帶的埔頂山丘,可遠眺遠山近水,也吸引早期不少人住在這高地上。離開紅毛城後漫步到附近的淡水小白宮,因在紅毛城所購的入場券可免費參訪淡水小白宮而來。
淡水是北部知名景點,以前在台北工作時,淡水也跑過了幾回,大多在老街跟河岸一帶遊走。就算知道附近有很多頗富歷史的景點,那時的小弟可能也興趣缺缺。
隨著這些年對日本戰國史產生了興趣,過去幾年也去了幾趟日本當攻城師,拜訪了不少日本古城,雖然有時候曠日廢時但熱情不減。隨著COVID-19降臨,短時間內也無法出國,那股攻城師驛動的心又蠢蠢欲動。回頭看台灣的歷史,其實也不乏許多城堡,如台南的安平古堡、億載金城,台北的紅毛城等屬於保存比較完整的建築,既然無法出國攻城去,那就留在台灣攻城吧。
大台北便捷的交通網,乘著捷運來到久違的淡水,特意挑了個平日,可以避開人山人海的景象。淡水水岸景點改變也漂亮很多,既然意不在此,還是加快腳步前進。淡水除了馬偕醫師歷史與遺蹟外,還有許多以前國外殖民統治者所留下的歷史遺跡,訴說著當時的故事。沿著馬偕街上行,淡水一帶的的古蹟群大多聚集在真理大學周邊,可以很順暢的一路遊。
近年來很少有機會去台北,以前就算去台北也有親戚家可居住,實在很少有機會住飯店,今年因逢COVID-19 疫情無法出國,加上政府安心旅遊住宿補貼,乾脆趁暑假平日拜訪北台灣,一方面與多年不見的親戚聚聚,另一方面平常日也可以避開恐怖的報復性旅遊人潮(完全不知道是報復到誰??),可以較愜意的漫遊景點。
住宿選擇上,選擇親友住過有口碑的趣淘漫旅台北(以下簡稱趣淘漫旅),在官網上訂房加上安心旅遊住宿補貼(1000元/晚),住兩晚等於一晚只要700大洋(台幣),加上專案搭配高鐵7折(可選擇直達的班次),比很多早鳥票班次更省時省錢,真的高C/P值。
距離三鐵共構的板橋火車站,出站約五分鐘內可達,位於新板特區的趣淘漫旅周邊都是百貨公司(大、小遠百)、新北市政府與豪宅區。
傳說中的國中、小畢旅三六九(劍湖山、六福村與九族),除了六福村印象中小時後有拜訪過外,另外兩個都是成年許久才初訪。(天阿,我的國中、小學畢旅都去哪阿…)
這次有機會再訪六福村其實有點小期待,以前在旅行社有看過與動物同住的六福村住宿體驗(就是房間陽臺可以看見動物),但價格不斐就是了。
一早起床驅車前往六福村,趁上午人還不多時把幾個園區走了一回,坦白說,到了某個年紀,對於遊樂園裡太過驚險刺激的設施不敢玩、人太多的不想排,所以只會玩些無驚無險又不用排隊的設施,沒有非要每種設施都衝一波的衝動。
位於新竹新豐紅毛港的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是少見的紅樹林群落,這類生長在淡水與海水交會處的植物,常見的有水筆仔與海茄苳等。而幸運的是,新豐的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就是水筆仔與海茄苳兩種混生的紅樹林保護區。
因位於海水與淡水交界處,匯聚了兩者的營養,許多魚蝦、貝等的棲息與覓食之處,當然以這些魚蝦、貝等為食的鳥類與動物也會聚集此地。
地方政府也在可深入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建立的人行棧橋與觀景樓,讓來訪的朋友可以深入觀察紅樹林的生態。
野柳地質公園,一直以其園中的『女王頭』著名,但小弟卻一直無緣拜訪,或許是地處偏遠的緣故吧!趁著年假難得北部出太陽的日子,利用客運的金山一日券,來拜訪一下這台灣著名景點吧!
客運從市區繞經基隆後進入萬里金山一帶,沿著萬金公路經萬里,到達野柳站下車後,看著大排長龍的車潮,真慶幸自己是搭客運到訪。
對湖口最早的記憶是在當兵年代 (那是我逝去的青春…...),一路從台灣東岸搭火車繞了半圈來到湖口。身為裝甲兵,來到湖口受訓,但休假時卻只是一個勁的往台北跑,沒機會品味在地生活(記得當時年紀小阿….
)
台灣有很多的老街,既然稱為老街,就相對應的有了新街。而新街的出現,也形成了一個新的聚落,老街勢必面臨逐漸凋零的情況。好在有些老街後來在有心人士的奔波經營下,又再度興盛,甚至成為了新興旅遊觀光景點。但也有些老街凋零得讓人忘記它存在,只能在街間巷弄間尋找往日的榮光。
松山文創園區相對於其他較知名文創園區如華山文創園區、駁二特區,相對的較新,不過它的歷史可是很久遠。最早於日治時期因為菸草的大量需求而建立松山菸廠,以供應菸草需求。採用『日本初現在主義』風格建築工廠(聽起來很威,可是哥連現在主義是啥都不懂,反正看起來很厲害就是了…),建廠時考量到員工福利,除了宿舍還有男女浴池、藥局、福利社、托兒所等一應俱全(日治時代的老闆真是佛心來著,打趴了現在很多企業阿...
)。之後因為種種原因於90年代停產,現在則為台北市東區最大綠地(超精華地段…
),也是台北大巨蛋預定地。
松山文創園區的菸廠建築現為市定古蹟,旁邊建了誠品松菸(台北文創大樓),新與舊的搭配卻不會顯得突兀。從有大型生態池的這一入口進去,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區還能保有這麼大的綠園著屬不易。
近幾年發現台灣在基本工商業外,逐漸在設計、工藝類等 ”美” 的方向發展,換個角度,也代表台灣民眾在豐衣足食之外,也漸漸的轉向追求美麗的事物。就如蘋果的產品,就是以工業設計之美來吸引全球果迷買單。追求美麗的事物,這也是樂見的情況,表示人們在藝術方面的內涵也在慢慢提升。因此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藝文特區(廣場)。把一些原本老舊、荒廢的工廠、倉庫等,改成可以讓藝術家、表演者等藝術工作者展現自己作品的園區。如台北的華山藝文特區、松山菸廠、高雄駁二特區等。
這是一種很好的荒廢土地、建築再利用,也讓相關工作人員有可以體現自己作品的場所,也提升了來訪民眾的藝術內涵跟一個個新的觀光景點,不論怎麼想都是個多贏的不錯想法。
話說登泰山而小天下,其實登象山也有小台北之感。印象中象山一直是每年跨年前夕,眾攝影家為拍攝101 跨年煙火搶位置而出名(感覺上好像不是什麼好新聞),隨著捷運信義線通車,位於信義線終點站的象山又更容易親近了。
象山以山型是象頭而名,位於台北東南方的信義區(超高檔地帶阿!),象山屬於四獸山步道系統最高點,整個步道還連結延伸到虎山、拇指山登山步道,是可以花上一整天在這裡登山。
出了象山站沿著中強公園方向朝登山口前進,人潮眾多要迷路也難。因為難得今年春節假期天氣晴朗,艷陽高照,出門走春的人多,又逢二月櫻花開季,所以沿途可以欣賞不少高級住宅區所種植的櫻花,也是種收穫!只是原本屬於人少的高級住宅區,因為信義線通車後雖然多了方便,但也帶來了許多人潮,想必多少會有些怨言吧!
天燈,又稱孔明燈,從名字就可以知道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明的,最早的功用是用來訊息傳遞(或者有一說是利用天燈來改變星相,讓敵方誤判),傳至今日就成了祈願祝福、上達天聽的工具。台灣地區平溪、十分一帶的元宵天燈節為官方主辦最主要的天燈施放活動(原則上天燈的施放是有法律限制的,不是想放就放,要小心觸法喔),北天燈、中火旁(這唸ㄅㄤˋ,可惜注音打不出來)龍、南蜂炮、東寒單加上台灣燈會就成了元宵節最主要的主題活動。
原則上十分、平溪、菁桐這平溪線上的三個山城都是天燈節主要的施放地點,也讓這些曾經採煤礦而風光又沒落的城市得以再度吸引人們的到來。天燈也是由早期大陸移民到此地人所帶來,最早的功用在於當盜賊侵襲後,通知避難的人們可以安心回家了。
今年的天燈節官方分成三次施放,因為洽逢西洋情人節,所以在2月14日這天在菁桐所放的主燈是愛心形狀主燈、另外其他兩天有今年生肖年- 蛇年主等。到達菁桐除了開車外,可以搭乘火車在平溪線最後一站菁桐站下車、也可以搭乘接駁公車,只是火車要面臨的是人潮擁擠、動彈不得的情形,接駁公車因走的是山路所以除了面臨塞車還有暈車的問題。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公車顛簸,總算到達菁桐,今年北部難得過年無雨還有太陽,一下車就看到四處都有天燈飄飛。
再天寒地凍的天氣裡又迎來新的一年,預祝 2013 新年快樂!
天氣冷颼颼,除了想泡暖暖的溫泉外,另外一件事就是……
草莓紅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草莓季,在台灣說草莓鄉當然非苗栗大湖莫屬啦!
當季的草莓真是又紅又大又香甜,有時後覺得住在台灣這個水果王國真是給它幸福的說。
2010~2011 間舉辦的臺北國際花博會,算是很成功的一場盛會。也讓許多人看見台灣在花卉藝術、文化創意等軟硬實力。可惜小弟不喜與人擠與湊熱鬧的個性,所以實在提不起勁去參觀當時熱鬧滾滾的花博。好在臺北國際花博會結束後,原本的花博會場改成花博公園,小弟才有機會來拜訪。
拜台北捷運之方便,所以搭乘捷運在圓山站下車,從花博公園出口出站就可以到達(原則上一進圓山站就可以看到下方的花博公園,所以要迷路應該有難度)。
雖然適逢假日但人不多,所以也不會有太擁擠的感覺。週邊的廣場有舉辦農民市場與滷(魯)肉飯比賽,所以就先去晃了一下,其實這場地很大多舉辦活動讓市民朋友來訪時多一點活動也好。
漫畫家劉興欽筆下的大嬸婆、阿三哥與機器人等想必能勾起許多六年級以前朋友的回憶(想想以前看漫畫在父母、老師的眼中真可算是十惡不赦的罪過,不知道這年頭有比較好些嗎….),或許再現在要找到這部作品可能需要一些難度,但獲內灣的劉興欽漫畫博物館可以看看。
當然今天的主角是內灣老街,漫畫博物館只是老街中的一景。昔日的內灣老街是到盛產木材的尖石山區必經之路,因此也繁華過。可惜的是,就像許多曾經繁華的老街,當藉以生存的產業沒落後,老街也跟著逐漸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