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範社區,原稱模範新村,為舊日台灣為數眾多的眷村之一,早期作為空軍與公務員等官舍,亦有少數美軍眷屬進駐。

不同於印象中的眷村大多以矮平房為主體,模範社區的建築大多以五、六層的舊日華廈為主,參雜部分日式舊建築與獨棟私宅。雖為老舊眷村社區,但因社區中分布不少米其林推薦餐廳、風格小店與知名咖啡店,雖不若一旁的勤美綠園道商圈人潮洶湧,但也見得不少年輕面孔在社區中遊走探點。但我的目的地卻在社區最尾端,一個需預約才能參訪的私宅 – 孫立人將軍紀念館。
孫將軍於1990年11月病逝於自宅,90年的人生,可以每30年為一個階段概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30年,出生於書香世家的孫將軍,父親為清末舉人,曾任知府,在父親的監督栽培下,先後取得清華學校(現清華大學)、美國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學歷,後在自身意願下進入美國維吉尼亞軍事學校就讀畢業,歸國後投身軍旅,加上本身熱愛籃球,曾當選籃球國手,堪稱文武雙全。


第二個階段的30年幾乎是孫將軍的戎馬生涯,尤其遠征緬甸創下仁安羌大捷,以不滿一千人的軍力拯救被日軍包圍糧盡彈絕近萬的英軍、傳教士、各國記者與婦女等,因此獲得中、英、美等國授予勳章,且其指揮軍隊以迂迴打點等戰法抗擊日軍,戰功卓越,有「東方隆美爾」之譽。日本投降後,繼續參予剿匪,領軍期間未嘗敗績,亦有中國軍神之稱。後任陸軍訓練司令,來台高雄鳳山訓練新軍,在爾後的古寧頭戰役,孫將軍訓練的新軍也參與其中,奠定日後台澎金馬的穩定局勢。
最後一個階段的30年,從享譽國際的常勝將軍,因部屬涉入匪諜案被以督導不周,引咎辭職外,又因疑似叛變的耳語下被軟禁在台中向上路模範社區尾的一棟獨立宅邸長達33年直至因病離世,共計35年的人生都居住在這一片天地之中。
如果不是正門有孫立人將軍故居等字樣,一般經過這日式平房庭園,大多會認為是哪位有錢人的私宅,直到發現是孫將軍紀念館後才引起興趣。從市府平台預約參觀後,依預約時間到訪,在文資志工吳大哥的引領下,踏入了孫將軍的生平。


孫將軍宅平面為U字型採日式高架木地板,有玄關、客廳、書房、臥房等空間,側面與後方有庭院,為孫將軍與家人生活居住之所。一進玄關,一幅由大陸名畫家劉秉江繪製之巨幅孫將軍半身軍裝油畫就吸引的眾人的眼光。那種英姿颯爽,英氣挺拔的模樣,讓人難以忘懷。宅邸裡保留了大部分孫將軍與兩位夫人跟四位孩子一家七口的生活足跡,並佐以眾多照片、文字等敘述著孫將軍的生平。

在孫將軍鐵粉吳大哥的引領下,以他自備A4資料夾裡厚實的文件,彌補了紀念館裡可能缺失的資料,我們循著參訪路線在宅邸裡遊走。看著宅邸裡佔地最大客廳裡簡樸實用的家具,書房裡除了眾多書籍,猶見將軍風範的擺設,都可見孫將軍的風骨與樸質。
昔日以保護將軍之名實則監視用而在將軍宅旁周遭豎立的幾棟建物,今只剩一兩層樓建築留存。被軟禁的日子裡, 在24小時全天候的監控並嚴控親友探訪門可羅雀的情況下,想必孫將軍內心是抑鬱的。況且雖有將軍之名,軟禁初期卻是完全沒有收入,只能憑著老本支撐。雖然之後有部分補助收入,但難以撐起七口之家,孫將軍只能在庭院中種植玫瑰、養殖雞隻,並讓夫人拿著雞蛋跟玫瑰至市場販售補帖家用。這樣悠悠無盡的日子裡,想必在宅邸中的迴廊上或是獨處的書房中留下不少的嘆息。

直至1988年,李前總統解除孫將軍的軟禁,在眾多親友與前部屬的探訪下,孫將軍或許才能稍微寬慰長年的抑鬱之情,並能離開宅邸自由地走動。直至孫將軍過世多年的2001年才在監察院的報告中平反了孫將軍的冤屈。
站在孫立人將軍紀念館門前,心裡嘆息著一代名將的唏噓晚年,雖都已是歷史洪流中的一部分了,但好在還留有孫將軍的那份愛國丹心與文史紀錄,讓後人得以緬懷紀念。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