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生命故事、歷史故事,也是快樂又動人的故事。

初來台灣時,這群移民的居住空間簡陋而臨時,每家都只有兩、三坪大。緊密相依的聚落裡,夾雜著南腔北調、四川牛肉麵與韭菜餃子爭香的熱鬧景觀;竹籬笆裡外的族群交會,也漸層上演。從第一代思鄉、盼回鄉的眷村人,到第二代在台灣出生、土地認同概念逐漸轉變的「眷村子弟」,兩代人共同型塑出色彩鮮明的生活意象與價值態度;建築、人際互動、政治行為和生活慣用語,都自成一格。緊密的群聚情感與專屬的生活記憶,更賦與「眷村」二字獨特而傳奇的精神密碼。隨著人口外移與社會變遷,眷村陸續改建,區域特性也逐漸稀釋,但這半世紀的歷程,不僅是島嶼空前絕後的文化景觀,更是彌足珍貴的族群融合史。「融合」,絕對是最具台灣跨時代特色的本土精神。六十年前,竹籬笆裡外的人,靠著這股融合力,共同建構土地認同;二十一世紀的新台灣人,也正學習用平等尊重的心態,接納來自東南亞與海峽彼岸的新新移民。

從幕起到幕落,舞台上呈現的,將是任何一代的台灣住民,都應重新認識
並永誌不忘的重要歷程。
賴聲川 王偉忠 ⊙ 聯合編劇 導演

演 員⊙郎祖筠、胡婷婷、萬芳、徐堰鈴、劉美鈺、周姮吟、黃小貓、嚴藝文
屈中恆、那維勳、韋以丞、時一修、蕭正偉、陳彥廷、曾信裕
以及馮翊綱、宋少卿


(以上圖片、文字版權屬表演工作坊所有)
-------------------------------------------------------- 我是分隔線 ----------------------------------------------------------

儘管在去年的聖誕節就已經開始公演,但小弟是在偶然的一集 "康熙來了" 的舞台劇宣傳中才知道『寶島一村』這齣舞台劇的表演。

有時候想想,或許是地理位置跟過去歷史的原因,台灣人是一群複雜的人們。一方面追求最新、最流行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常喜歡緬懷過去的東西或故事(也因此掛上“複刻版”的東西往往被人搶購一空)。也或許是因為這零零總總又錯綜複雜的過去才會有今天的台灣吧!

回到正題,最近暴紅的電視劇『光陰的故事』講的也是眷村的故事,老一輩的人也總是可以因此聊上個三、五句關於那個年代的故事。也或許是『光陰的故事』的走紅,讓更多年經一輩的人們較願意花時間去體會、了解那段屬於他們父母、祖父母曾經經歷過的那個年代的故事。



踏入會場前,原本以為觀眾可能大部分都是一些有些年紀的人或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但很意外的,在滿滿的會場中,幾乎都是年輕一輩的觀眾,還有很多跟父母一起來的小朋友(後來才在網路購票系統中發現,所有的加演場次都爆滿了)。



由郎祖筠、萬芳、屈中恆、那維勳、馮翊綱、宋少卿等等舞台劇經驗豐富的硬底子演員,演繹了劇中『寶島一村』三個家庭中成員跟其他人等從政府來台到今天的故事。整初三個小時的劇中,有歡笑、有淚水、也有讓人省思的劇情。也讓許許多多年輕一輩的觀眾跟隨著劇中的人物一起經歷他們的悲歡離和跟酸甜苦辣。當然劇中催淚的片段也可以隱隱約約的聽到唏唆的啜泣聲,彷彿台上演繹的人生就是我們的人生一般。



就像許多老一輩的人常講的一般,在那個年代,儘管物質生活貧乏,但心靈層面的生活卻是滿滿的。對比到今日的台灣,許多人在一個地方住了一輩子卻連自己的鄰居是誰都搞不清楚。也或許在物質生活上得到了許多的滿足,但心靈層面呢........


儘管『光陰的故事』跟 『寶島一村』講述的都是台灣早期眷村的故事,但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其中也有很多我們現今已經不復存的好觀念、習慣跟單純的心靈了。多多少少也讓許多人可以想想,自己也可以是那麼單純的活著,就算生活上不一定事事如意,但至少在心靈上,也可以有暖暖的感受。

推薦度: (滿分五)
滿足度:
疲憊度: (三個小時的表演時間對一般人而言是有點小疲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sh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